什么是角膜塑形镜?它的作用是什么?

2023-12-09

随着青少年近视发病率的不断攀升,如何有效的矫治和控制近视,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观察,在对比了各种不同的矫治方法后,角膜塑形镜以其独特的优势再次成为国内外眼科关注的热点。

角膜塑形镜配戴的好处

白天不戴镜看得清

近视600度以下的患者每晚戴镜8—10小时,白天眼睛处于不近视或大幅度降低了近视度数,裸眼视力清晰。

生活方便

不用戴任何眼镜,免除配戴眼镜的不便。

近视加深慢

对于青少年患者,可以有效的遏制其近视的快速加深。这才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多家长替孩子选择塑形镜的原因。近10年来有很多的研究发现塑形镜配戴后近视发展慢,眼轴增长的速度减慢了

有数据显示,大约近视发展的速度可以减慢50%。

这样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其实配戴塑形镜的受益时间,

不在现在,而是将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近视的危害

说起近视的危害,不是简单的近视度数高的就比近视度数低的不好,无非镜片更厚一点,戴上隐形眼镜和做了近视激光手术后,镜片的厚度的外观问题都不是问题,其实都还算不上是危害。

真正近视的危害在于高度近视,尤其是眼轴很长的高度近视。
对近视危害的关注不仅要关心近视度数,眼轴才是我们更需要注意的。

先看一组数据:近视5.00D度以内,近视性黄斑病变的风险降低99%;视网膜脱离的风险降低98%;后囊膜下白内障风险降低74%;青光眼的风险减低67%。

也就是说,如果是高度近视,近视黄斑病变、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等的风险会增加几倍,甚至到10几倍。这些疾病是有可能致盲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度近视是可致盲性疾病!这就是高度近视的风险!这些风险是引起近视增加的眼轴增长引起的,眼轴的长度才是风险的关键因素

图片

有研究认为大于26.8mm的眼轴,眼底病变风险就更大了。

眼轴越长,近视度数越高;近视度数越高,常常眼轴越长。眼轴长是由于眼球在生长引起的,刚出生的孩子几乎都是远视眼,因为眼球小眼轴短,随着生长发育眼球逐渐长大,眼轴逐渐增长。眼轴增长,远视度数降低,一直到正视眼,眼轴再继续增长就会向近视发展。这个过程到18岁左右就停止了,以后人的眼轴长度几乎保持18岁那时的长度。在18岁之前(眼轴还在增长的年龄)对眼轴增长的速度进行有效控制,能减少18岁及以后的眼轴长度,从而减少可致盲性眼底病变的风险。

而角膜塑形镜可有效减缓眼轴增长的速度,长期配戴后可减少眼底疾病发生的风险,减少可能致盲的风险。

角膜塑形镜为什么能矫治近视?

1、高透氧性硬性角膜接触镜材料

2、反几何学原理设计

3、流体力学的作用

4、按摩作用机制

基弧区:在眼睑作用下对角膜的中央区施以下压的力量

反转弧区:通过泪液流体效应对角膜组织产生外拉的作用

定位弧区:保障光学中心的居中及稳定性
周弧区:有利于泪液的顺畅交换


开展角膜塑形镜的意义

01.免除配戴框架镜的不便,改善生活质量。

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育。

02.遏制近视度数的增加,维持稳定,低、中度数。

中度数避免发展成高度数,使高度数缓慢增长,降低眼底病的发病率。

03.为青少年近视矫治和控制做出贡献,医院赢得良好的口碑、社会效益。


角膜塑形术的安全性 – 系统性评价

【作者】 Yue M. Liu, O.D. Ph.D M.P.H. Peiying Xie

【机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京大学眼视光学院

目的:评价使用角膜塑形术对近视控制和减缓近视加深的安全性。

数据来源:发表于以下数据库的中英文临床研究:MEDINE,EMBASE(生物药学), 中国知网, CQVIP.,万方 (从1998到2015)

搜索准则:相关临床研究包括,研究病例,病例报告,患者、验配师调研,回顾性或者前瞻性研究,临床试验。镜片材料**于透气性硬镜材料。

主要结果:总共回顾170篇公开发表的文献,包括58篇英文和112篇文章。微生物角膜炎在夜戴塑形镜的风险与其他夜用的产品类似。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角膜点染。其他不重要的临床副作用就包括 上皮铁残余 ,划痕(prominent fibrillary line),瞬态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对角膜内皮无长期影响。

结论: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角膜塑形术对于近视控制和减缓近视加深的安全性。塑形镜的长期有效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包括镜片验配,严格遵守护理液体系,定期的回访和对于并发症及时的治疗。

配戴塑形镜,尤其是多年配戴塑形镜,是一种投资,投资的目的可以是现在,如现在白天的视力好,更多的目的在于将来,为了将来他的眼睛不受高度近视的眼底病变风险的影响,为将来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

塑形镜属三类医疗器械类别,规范验配和安全配戴非常重要。


分享